解读英国碳市场的四个教训

   2013-11-12 《21世纪》7760
核心提示:对英国来说,碳交易市场是一个国内比较倾向的减排机制。首先,伦敦历来就是金融中心,有很多大型金融机构,因此碳市场为伦敦创造
   
      对英国来说,碳交易市场是一个国内比较倾向的减排机制。首先,伦敦历来就是金融中心,有很多大型金融机构,因此碳市场为伦敦创造了机遇。其次,相比税收手段,碳市场能够很好的设定配额上限,实现总量控制。同时,作为一个可以交易的市场,同样的碳价格能够激励成本较低的减排;而作为一个不征税的机制,在政治上也更容易被接受。最后,拍卖制度能够给政府带来收入。

      当然,在当时,气候变化的形势并没有得到充分认识,也不是英国政府优先考虑的问题。好在,这一问题在高层中特别是首相中间仍然有充分的认识度,因此并不存在实际的政治分歧。最终,环境部(环境、食品和农村事务部)负责排放权交易的建立,英国得以在2002-2006年建立起一个实验碳市场。

      在英国建立碳市场的过程中,政府、行业和金融界也在探索中学习,也希望这些思路能影响此后的类似系统设计。

      在英国设计中,纳入了六种温室气体、采用自愿参与的方式,并实行递减式拍卖法。参与人包括直接参与者和气候变化协议持有者。

      递减式拍卖是英国设计的一种特色价格发现方法,具体操作是:首先,参与方注册拍卖。随后政府拿出一定数额的资金用于拍卖。拍卖开始时,政府询问:如果减排一吨奖励100镑,那么企业会减排多少吨?这时企业上报了大量数目,导致政府资金不足以购买;于是政府将奖励降到90镑继续询问……最终价格降到那笔资金可以满足为止,拍卖的结果是50镑。

      最终,英国碳市场中有大约50个参与方,为了让更多人愿意加入,设定了相当宽松的规则,因此在市场运作的第一年就实现了五年的目标。而设计的时候对减排成本的估计不足,也导致政府给予企业50镑每吨的配额,最终市场价值仅为约2镑。

      从英国碳市场中我们可以得到四个教训。首先,同正常情况相比,基于自愿的做法并不能很好的推动减排。其次,在初期对于企业而言,减排成本比想象中的低。另外,递减式拍卖不是很好的价格发现机制。最后,在有效的规则和目标方面,政府信息不足。

      但不论如何,通过这次行动,英国的政府、行业和金融界都为欧盟ETS做好了准备。

      碳市场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目标设定是非常复杂的。不仅是英国,欧盟、美国的市场都遇到了一样的问题。当然,更快地达到减排目标对解决气候变化问题来说是个好事,但是对市场来说,价格信号就失灵了。

      但分阶段的目标设定是必须的。在欧盟碳市场中,如果你知道你要在2050年减少80%的排放,你可以现在开始以此为基础设置目标。但是因为这个时间段太长,所以会导致人们可能很难去遵守。因此,把大目标划分成小段目标是稳妥方法。一方面要有总的目标,另一方面也要有短期目标使得企业和机构能够正确决策,不会只顾着眼前利益。

      因此一个教训是,配额设置的期限不要太长。英国是以五年为期,而欧盟是三年,都不算一个比较短的时间。而我看到湖北已考虑如何分配配额,并且在机制中保证每年配额都会调整,最后可以给企业一个确定的数量。问题就在于,如何既保证这种供应的确定性,又维护价格信号的准确性,这很难。我想湖北从欧盟的失败中吸取了很多教训。

      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我们说的碳市场安全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络安全,比如防止网络袭击,需要很坚固的安全系统,毕竟网上的配额就是金钱,我们要保护它。另一方面是对于欧盟碳市场而言,由于在欧洲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增值税政策,但是用的碳配额是一样的,因此存在诈骗的问题,所以最后我们使各国政府同意用相同的方式对待配额。但是,这是在交易开始之后才意识到的,虽然在事实上我们本应预见。

      在英国碳市场中,我们的安全系统比较牢固。因为我们有很多的金融机构,因此一开始我们就做了大量讨论,让很多交易员和分析家来设想人们会如何攻击或操纵市场。同时,富有经验的客户也要求我们建立一个很强大的安全系统。

      但在建立欧盟市场的过程中,我发现有一些金融产业不太发达的地区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的重要性。但当你在不同国家间交易时,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取决于最薄弱的那一环。我们发现一些成员国因为对其掌握信息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识,甚至造成市场敏感信息的泄露。因此,得到的教训就是我们需要在市场启动前找金融、IT专家进行测试,找出系统的薄弱点并加以解决。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 

责编:fern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地热能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地热能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论文征集         |        会员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APP下载
地热能网——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指导的地热门户网站
地热全媒体矩阵:地热加APP、地热加微信订阅号、地热能资讯微信订阅号、地热加APP小程序、地热加微信公众号、地热能资讯微信公众号、地热加微信视频号、地热加抖音号、以及地热加今日头条、地热加网易号、地热加企鹅号、地热加搜狐号、碳主知乎号、碳主百家号等。
  Email: direjia@126.com(投稿),direjia@163.com(合作),  直线电话:18515158288(同微信)
关注我们

地热加公众号

地热能资讯公众号

地热加APP小程序

碳主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