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市场:用市场机制力推节能减排

   2013-11-29 光明日报12120
核心提示:  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  11月26日,上海市碳排放2013年至2015年3个年度配额都有成交,首笔成交价格分别为每吨二氧化碳27元、2
  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

  11月26日,上海市碳排放2013年至2015年3个年度配额都有成交,首笔成交价格分别为每吨二氧化碳27元、26元和25元,成交量分别为5000吨、4000吨和500吨,成交企业包括申能外高桥第三发电厂、中石化上海高桥分公司等。据上海市发展改革委秘书长周强介绍,根据总体安排,在2013年至2015年的试点阶段,上海纳入配额管理范围的试点企业主要来自钢铁、化工、电力等工业行业,以及宾馆、商场、机场等非工业行业。首批纳入企业191家,约占上海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的50%以上。试点阶段,企业2013年至2015年各年度碳排放配额全部实行免费发放。

  所谓碳排放交易,主要是指政府将碳排放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并在一定的规则下向其分配年度碳排放配额,排放单位可以通过市场购入或售出其相对实际排放不足或多余的配额以履行碳排放控制责任。

  承担交易功能的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总经理林健认为,碳排放交易作为一种运用市场化机制实现碳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一项重要的制度创新,“不仅有利于将节能减排的压力传导到企业,促进企业选择低成本减排路径,还有利于推动‘碳服务’关联产业和碳市场发展,为全国开展碳排放交易先行先试、积累经验”。

  周强介绍,上海在国内率先制定出台了碳排放核算指南及各试点行业核算方法,确定了全市碳排放统一的“度量衡”,建立了一套全新的碳排放管理制度。同时,在分配方法方面,采用了国际上较为普遍的“历史排放法”和“基准线法”,并结合上海实际对其进行了深化和完善。

  全国统一的碳市场有多远

  数据显示,全球碳排放年交易量超过1000亿欧元,欧美市场占主导地位。“无论是国际的要求还是国内的要求,我们都需要去减排。”26日在沪召开的2013中国碳市场高峰论坛上,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中心和国际合作中心主任李俊峰强调,碳市场是减排的一种手段,如果不以减排为战略目标,我们的碳市场就是空中楼阁。

  事实上,在此之前,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一直在进行自愿排放交易。从2011年10月开始,我国正式启动七个地区的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目的是在交易机制、交易规则和核算体系等方面进行技术和机制的创新探索,为最终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市场,找到“既适合国情、又简单适用”的市场体系。在国家发改委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孙翠华看来,试点地区的做法各有特点。上海主要覆盖大型企业,相对排放权分配来说,是相对偏严的做法。“减排力度不够,配额发得太多,就不会有市场;而配额发得少了,市场也活跃不起来。上海的做法既给企业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同时也是比较合理平衡的状态。”

  而七个试点省市的交易平台之间如何在模式设计上走出地域性局限,实现地区间对接也已引起人们关注。深圳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开放区域间碳排放权交易,目前正在设计的湖北省碳交易体系,则希望“试水”碳市场的区域间连接。孙翠华说,建立全国性市场需要做大量细致的工作,包括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交易量的分配方法,建立企业温室气体排放的报告核查制度等等,都需要重点研究。

  碳金融市场前景如何

  “孩子生出来了,如何让孩子长大?”李俊峰提醒,在切实推进碳交易市场试点的同时,必须严格规范碳产品的商品属性,以保障碳市场的稳定性,同时增加市场的流动性。

  最新发布的《2013中国碳金融展望》指出,我国节能减排正从计划型调控向市场型调控过渡。报告认为,建立碳排放的市场化机制的一个重要作用是发现碳资产价格,给企业提供明确的经营指导,降低交易成本,优化资源配置。要实现我国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量下降45%的目标,尤其离不开碳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记者了解到,目前,汇丰银行、渣打银行等外资行已经推出了碳交易的投融资、碳期权期货、碳指标交易和相关中介服务等业务。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等也先后推出碳交易的抵押、融资方案。

  上海电力公司副总经理王路告诉记者,目前上海一半以上的用电量来自清洁能源,加上节能减排技术和项目的优势,有可能助推上海在全国碳市场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我们希望三年或者五年八年之后,出现一个企业认可、政府满意、客户接受的大市场。”上海市发改委相关人士表示。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段茂盛也指出,因为上海独特的经济地位,未来在碳排放的交易规模、机制创新等方面更值得期待。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 
责编:gcc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地热能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地热能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论文征集         |        会员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APP下载
地热能网——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指导的地热门户网站
地热全媒体矩阵:地热加APP、地热加微信订阅号、地热能资讯微信订阅号、地热加APP小程序、地热加微信公众号、地热能资讯微信公众号、地热加微信视频号、地热加抖音号、以及地热加今日头条、地热加网易号、地热加企鹅号、地热加搜狐号、碳主知乎号、碳主百家号等。
  Email: direjia@126.com(投稿),direjia@163.com(合作),  直线电话:18515158288(同微信)
关注我们

地热加公众号

地热能资讯公众号

地热加APP小程序

碳主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