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组织开展北京绿色建筑适用技术(2016)申报工作的通知

   2015-12-01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信息中心24440
核心提示:京建发〔2015〕360号 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东城、西城区住房城市建设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各有关行业协会、各有关企事业

京建发〔2015〕360号


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东城、西城区住房城市建设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局,各有关行业协会、各有关企事业单位: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发展绿色建筑推动生态城市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3〕25号)和《关于转发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等部门绿色建筑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京政办发〔2013〕32号)的要求,加快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材料、产品在我市建设工程中的推广应用与普及,提升我市绿色建筑技术创新能力,带动和促进一批绿色建筑相关产业发展,现组织开展《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2016)》的征集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与类别

      (一)申报范围。北京市的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按照应用领域分为绿色建筑节地与室外环境技术、绿色建筑能效提升和能源优化配置技术、绿色建筑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绿色建筑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技术、绿色建筑室内环境健康技术、绿色建筑施工与运营管理技术、新型装配式产业化技术和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等八个方面。

      (二)申报类别。北京市的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按照其使用功能是否须经建筑施工工程方能形成,分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和绿色建筑产品应用技术两种。

      北京市的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按照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分为推广类技术(即经北京地区试点工程检验,适应北京地区地域使用条件,成熟、可靠、经济、安全,应当积极推广应用的技术和产品)、创新类技术(即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先进性的技术,和在推广类中重要性能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应当鼓励在本市组织试点示范的技术和产品)。

      二、申报主体

      推广类技术的申报主体为经自愿申请、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同意委托承担申报组织工作的本市和在京相关行业协会。

      创新类技术的申报主体为持有该项技术的企业。

      三、审定与发布

      (一)审查评审。各申报项目经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包括现场勘查)、征求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及部分企事业单位意见、社会公示等程序,形成《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2016)》。

      (二)公共参与。与绿色建筑技术相关的各企事业单位、专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可以在《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2016)》申报阶段和公示阶段,登陆《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目录》申报系统(网址http://114.80.96.146:10126),提出对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管理工作和列入《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2016)》项目的意见和建议。相关意见和建议的采纳在《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2016)》发布后将统一在申报系统平台中进行答复说明。
      
      (三)发布实施。《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2016)》由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向社会发布,通过我市绿色建筑示范区建设、政府投资绿色建筑试点工程、政府采购、纳入有关标准规范等形式推动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的应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同时发布《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2016)应用指南》,指导该目录所列技术的实际应用。在《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2016)》发布稿中将明确相关行业协会作为推广类技术的咨询单位,相关申报单位作为创新类技术的咨询单位,并公布咨询单位的联系方式,为采用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的建设项目及相关企事业单位提供服务。

      四、请各区、县住房城乡建设委、各相关协会、各有关单位高度重视我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认真做好本地区、本协会、本单位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的征集和推荐工作。

特此通知。     

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2015年10月30日      


      附件
     

 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项目申报指南(2016)

为大力推进我市绿色建筑发展,推广和普及适用于我市各类民用建筑中具有显著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保要求的技术与产品,确保绿色建筑适用技术项目申报、评审和推广工作的顺利实施,制定本指南。

      一、申报范围

      (一)绿色建筑节地与室外环境技术

      包括适宜本市不同类型、不同规模的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技术;土地节约利用、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技术;屋顶绿化、垂直绿化、透水铺装、雨水花园、人工湿地等场地生态设计技术;以及绿色、清洁能源交通与建筑室外环境优化配置技术;绿色建筑规划与设计模拟技术及软件研发产品;建立区域及建筑群能源资源消耗、物理与生态环境的预测和诊断技术以及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和建筑信息模型的综合规划技术和绿色建筑集成设计方法等。

      (二)绿色建筑能效提升和能源优化配置技术

      包括能源与资源优化配置及节约利用技术,如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建筑群集中冷热源综合优化配置、能源梯级利用及余热回收、绿色建筑设备系统优化与能效提升、建筑供热与空调系统节能及计量技术;适用于绿色建筑的节能新技术与产品,如空调与采暖系统、照明装置、节能型电气设备、节能电梯及生活热水制备技术和产品,以及适合本市气候和经济条件的建筑围护结构、可再生能源耦合系统的集成技术等。

      (三)绿色建筑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包括水资源及本地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节水系统、节水器具和设备整装配套应用技术;雨水、再生水利用技术;景观水循环利用及景观植物高效灌溉技术;废水处理技术;供水系统管网的优化技术等。

      (四)绿色建筑节材和材料资源利用技术

      包括钢结构和木结构应用技术;适用于绿色建筑的节能防火高耐久性功能建材产品,如集防火、保温、降噪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新型建筑墙体和屋面系统;能提升绿色建筑环境质量的功能材料、高性能快速修复材料、具备抗菌、防污、自洁净等特殊功能的建材产品;利用废弃物制造建材产品成套技术,如利用建筑垃圾、污泥等城市废弃物,利用电厂脱硫石膏、粉煤灰、冶金尾矿等工业废弃物规模化制造新型建材成套技术;高性能混凝土、大掺量掺合料及再生骨料应用技术等。

      (五)绿色建筑室内外环境健康技术

绿色建筑室内环境质量健康保障关键技术,如建筑室内环境评价与监控技术,室内光环境(自然光导入技术等)、室内声环境(室内隔声、降噪技术等),室内通风(集中通风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质量监控技术),室内末端调节自主控制技术、优化室内热湿环境的可调节遮阳技术等;建筑室内复合污染防控技术,室内装饰装修设计及施工控制技术等;室内无障碍设施设计等产品及技术。

      (六)绿色建筑施工与运营管理技术

      包括绿色施工技术(施工现场节材、节水、节能、节地与环境保护技术等);信息自动采集与管理技术(绿色建筑的环境、生态、建筑物、设备及安全服务等领域的信息采集);绿色能源智能化调控、监控技术(综合性智能采光控制技术、地热与协同控制技术、能源消耗与水资源消耗自动统计与管理技术、耗材管理技术、安全防范系统技术等);绿色建筑环境管理技术(绿化管理技术、垃圾资源化管理技术、非传统水源水质智能监测技术)等。

      (七)新型装配式产业化技术

      包括各类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预制构件工厂化制作技术及设备研发,部品研发及集成技术,装配式构件连接、防水及保温隔热技术,装配化全装修及设备管线与主体分离技术,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建造集成技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开发及应用技术等。

      (八)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

      包括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结构加固和修缮适宜技术,既有建筑功能改造与增层改造技术,既有建筑室内外环境改善与提升技术,既有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改造技术,既有建筑被动式节能设计技术和以及既有建筑能源系统节能改造技术,以及中心城区既有建筑地下空间开发技术和设计方法;既有建筑群区域环境改善设计技术及施工现场减轻、降低扬尘、噪声、污水、建筑垃圾等技术,既有建筑群中不同类型建筑的资源配置与运营管理技术,既有建筑群综合性能诊断与检测评定技术等。

      二、申报条件

      (一)推广类技术
      
      1.经北京地区多项、多类试点示范工程和绿色建筑标识项目中应用检验,证明技术成熟、可靠、经济、安全,适应北京地区地域使用条件;

      2.已经发布了产品和施工技术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

      (二)创新类技术

      1.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先进性,和在推广类技术中,经专家鉴定和法定的第三方机构检验,产品的性能指标有重大提升、改善,或者在施工技术方面有重要创新、改变,使产品或技术体系的应用效果居国内领先水平;

      2.在北京地区试点工程中实际应用并竣工一年以上,证明效果良好;

      3.通过了科技成果鉴定(评估、验收);

      4.申报技术无科技成果、专利权属的争议;

      5.相关产品的企业标准在企业注册地的质量技术监督局备案,施工技术企业标准在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备案(可以继续执行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北京市地方标准的技术除外)。

      三、申报主体

      (一)推广类技术由本市和在京相关行业协会组织申报。

      (二)创新类技术由持有该项技术的企业申报。

      四、申报材料

      (一)推广类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

      1.《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目录申报组织申请表》,包括协会在从事绿色建筑技术评估、推广方面业绩情况的简介和申请意见,加盖协会印章并由法人代表签字。由两个以上协会联合组织某方面推广类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申报工作的,应当在申请函中明确牵头的协会,并加盖各参与工作的协会印章和法人代表签字;

      2.《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类项目申报书(2016)》和《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类项目申报信息表(2016)》;

      3.各协会的机构编码证书复印件;

      4.各协会的法人登记证书复印件;

      5.技术报告(应包含技术特点、主要性能、适用范围、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等内容);

      6.标准化报告(包括国家、行业、北京市发布的规范、规程、工法和标准图集,企业发布的操作手册、使用维护管理手册等);

      7.应用情况报告(在国内外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基本情况,重点是在北京市工程应用情况)。

      8.在确定申报技术的过程中形成的会议记录(应有发言人审核签字)、纪要、收回的调查问卷等资料原件。

      (二)创新类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的申报材料

      1.《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创新类项目申报书(2016)》和《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创新类项目申报信息表(2016)》;

      2.申报单位的企业营业执照扫描件;

      3.技术报告(应包含产品或施工技术特点、适用范围、主要性能指标、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环保措施、效益分析等内容);

      4.成果鉴定(评估、验收)证书及成果登记证明文件;

      5.标准化报告(包括执行的国家、行业、北京市发布的规范、规程、工法、标准图集,或者本企业制订并经注册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备案的产品标准、经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备案的施工技术标准,以及本企业制作的操作手册、使用维护管理手册等文件);

      6.技术或产品的专利、获奖证明文件;

      7.法定检测机构出具的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质量检测报告;

      8.在京的试点应用工程情况和两家以上单位的用户意见或应用于生产与工程实践的证明(加盖公章);

      9.如申报单位与科技成果鉴定(评估)证书上成果完成单位不一致,应出具申报单位拥有该成果的相关证明。科技成果受让单位,必须提交科技成果转让合同复印件;

      10.企业通过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等相关文件;

      11.其他必要的技术资料、图片、视频等。

      五、申报程序和要求

      (一)申请推广类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的相关协会登陆《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目录》申报系统(网址http://114.80.96.146:10126),填写《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目录申报组织申请表》后可以进行系统注册,由该协会组织该方面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的国内外企事业单位、专家,通过会议评价等方式在2个月内确定申报的该方面推广类绿色建筑适用技术,进行申报。按要求详细填写申报信息,上传相关申报材料,完成网上系统申报工作(网上系统截止申报日期为2016年6月30日)。

      (二)创新类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的申报单位登陆《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目录》申报系统进行注册,按要求详细填写申报信息,上传相关申报材料,完成网上系统申报工作(网上系统截止申报日期为2016年6月30日)。

      (三)经形式审查合格后的项目将申报单位盖章的《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项目申报书(2016)》和《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项目申报信息表(2016)》纸质申报材料报送至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纸质材料截止报送日期为2016年7月31日)。

      (四)已列入《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2014)》,拟继续申报《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推广目录(2016)》的技术项目,需同样登陆《北京市绿色建筑适用技术目录》申报系统填报相关信息,上传申报材料,参加项目评审所有环节。

      (五)纸质材料一律用A4纸打印,并装订成册,申报书和信息表各一式三份。

      (六)申报材料应文字精炼,数据真实、可靠。申报虚假材料的,将解除对其推广类技术申报单位的委托,或者不予受理其创新类技术的申报。

      六、联系方式

      联系人: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科技促进中心 梅立娟、徐晖

      电话:59937506

      传真:59937507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莲路甲5号北京建设大厦B座4层(邮编:100055)

      申报系统网址:http://114.80.96.146:10126

      E-mail:sjwkjcjzx@163.com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



责编:liu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地热能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地热能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论文征集         |        会员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APP下载
地热能网——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指导的地热门户网站
地热全媒体矩阵:地热加APP、地热加微信订阅号、地热能资讯微信订阅号、地热加APP小程序、地热加微信公众号、地热能资讯微信公众号、地热加微信视频号、地热加抖音号、以及地热加今日头条、地热加网易号、地热加企鹅号、地热加搜狐号、碳主知乎号、碳主百家号等。
  Email: direjia@126.com(投稿),direjia@163.com(合作),  直线电话:18515158288(同微信)
关注我们

地热加公众号

地热能资讯公众号

地热加APP小程序

碳主优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