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能源互联网应运而生

   2017-11-03 5430
核心提示:国家能源局公布首批55个“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包括北京延庆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崇明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等在内的12个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并要求于2017年8月底前开工,于2018年底前建成。
      近日,国家能源局公布首批55个“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包括北京延庆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区、崇明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等在内的12个城市能源互联网综合示范项目,并要求于2017年8月底前开工,于2018年底前建成。这意味着一个能源清洁、高效利用的城市发展时期即将到来。

      能源是一座城市正常运转不可或缺的要素,城市也是能源消费的主体,全世界80%的能源消耗集中在城市。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的加速,城市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然而城市能源资源却极为有限,除部分可再生能源外,其他能源基本靠外送。同时,化石能源的大范围使用,给城市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我国已成为全球能源第一消费大国,但目前探明的能源资源储量十分有限,随着各地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缺口将进一步扩大。加之我国能源富集区域与负荷中心的逆向分布,导致能源供给与需求无法高效匹配,可持续发展局面堪忧。此外,雾霾问题已成为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的突出标志。”国家电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副总经理褚艳芳表示,努力提高全国各地能源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快推进城市用能习惯转变,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和能源综合优化配置,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势在必行。

      建设以电能为主体载体的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生态系统。简单来说,城市能源互联网是以电为中心的城市各类能源互联互通、综合利用、优化共享的平台。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是以智能电网为基础,以“互联网+”为手段,以电能为主体载体的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生态系统。

      “目前我国城市集中了二分之一的人口、四分之三的资源消费、五分之四的GDP,产生三分之二的碳排放。”北京智中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李凤玲认为,形势要求我们必须推进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可能,不过仍要解决一些关键问题。

      城市能源互联网的推进,离不开合理有效的商业模式。在李凤玲看来,能源互联网项目的落地,最大的问题是市场壁垒。“配网运营与能源销售一体,投资经营一体,是诸模式中最有效可行的模式。但由于涉及配电网和基于配网的电力销售,就涉及到现已形成的利益格局,即便是增量市场,也会被电网公司视为预期利益。如果电网公司不配合,社会资本将寸步难行。因此,政府对于试点示范项目的强力推进至关重要。”李凤玲说。

      对此,褚艳芳建议,积极倡导能源跨行业、跨领域合作,共同解决城市能源互联网涉及的政策、市场、技术、资金等问题。从城市能源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带动全国经济变革与能源转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经济布局更加均衡协调,全面实现互利共赢。(文/王轶辰)
 
      专家视点:

      能源互联网是实现能源革命的重要方式

      “能源互联网是新能源技术、新用能方式、新产业模式的结合,是能源革命的落脚点和实现方式。”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杜祥琬说,能源互联网是横向“多能互补”和纵向“源、网、荷、储、用”的结合,是集中式电网与分布式能源网络的结合。依托电网、微网、大数据管理等横向实现可再生能源、火电、天然气、供冷热系统等多种能源资源间的互补协调;纵向实现能源供给侧与负荷侧和储能系统的联动管理。电气化、低碳化和智能化是能源互联网的基本特征。

      “在各类能源系统的互补协调发展中,可充分利用火电的调峰功能及储能技术,破解 弃风弃光弃水 难题。而通过能源用户侧和供给侧的联动,能够根据用能侧波动实时调整发电量,从而做到对电能的高效利用。”杜祥琬表示。

      “煤电将被赋予新的历史使命,承担电力辅助服务功能。”杜祥琬说。

      杜祥琬认为,智慧能源体系以电力网络为核心和纽带,智慧能源的发展需要大幅提高我国终端能源中电力的比例和电力中低碳电力的比例。

      目前,我国终端能源中电力的占比约为20%,提高这个比例意味着终端能源中不用于发电的部分要降下来。在我国每年消费的近40亿吨原煤中,只有一半用来发电,另外一半是工业用煤和散烧煤。未来散烧煤要大幅减少,并最终被电或天然气和其他低碳能源替代;工业用煤将随着高耗能产业的饱和以及能效的提高而逐步减少。“这是趋势,也是环境保护的要求。”杜祥琬说。此外,电将取代部分交通耗油。预计我国原油消费的增长空间不会太大,未来几年将趋近饱和。

      “这两个减法会使我们的终端非电比例降下来,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电力特别是低碳电力来满足能源增长需求。2016年中国能源消费同比增长1.3%,2015年增幅为1.4%,这个增量用清洁能源满足是可能实现的。目前,在终端能源中电力占比为20%,2020年将达到25%,未来比例还会进一步提高。”杜祥琬表示。

      “能源互联网使传统能源业升级为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既是能源产业,又是能源服务业,后者是一个以用户为中心,以提高能效和服务水平为宗旨的服务业。”杜祥琬说。(文/ 董雅俊  丁雅雯 )

责编:lj
 
 
欢迎一切与地源热泵行业相关的新闻包括但不限于投标中标、技术研发、新品发布、从业经验、施工技巧、成功案例、创新思维的资讯或论文类投稿,本网网络部将择优在地源热泵网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ww-dyrbw-com,您也可扫描下面的二维码)、新浪公众平台、地源热泵网主站、《地源热泵》杂志上刊登。投稿邮箱:dyrbw@dyrbw.com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地热能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地热能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论文征集         |        会员服务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隐私政策         |        免责声明         |        APP下载
地热能网——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指导的地热门户网站
地热全媒体矩阵:地热加APP、地热加微信订阅号、地热能资讯微信订阅号、地热加APP小程序、地热加微信公众号、地热能资讯微信公众号、地热加微信视频号、地热加抖音号、以及地热加今日头条、地热加网易号、地热加企鹅号、地热加搜狐号、碳主知乎号、碳主百家号等。
  Email: direjia@126.com(投稿),direjia@163.com(合作),  直线电话:18515158288(同微信)
关注我们

地热加公众号

地热能资讯公众号

地热加APP小程序

碳主优选